欢迎光临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字里字外——以书修身

时间:2014-07-12   浏览量:1812  

引言: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四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众生喧哗的浮躁,导致人们内心不再平静剧烈的社会变革不断冲击着社会原有的道德和价值体系。人们向中华五千年文明寻找智慧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与此同时,工业文明之后的西方,也有许多人转向了东方文明。《第五项修炼》的作者,美国人彼得•圣吉曾经这样说过:西方工业化的力量,也是强大的分割的力量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仍然保留着那些以生命一体的观点来了解万事万物运行的法则以及对于奥妙的宇宙万有本源体悟出极高深精妙而深广的古老智慧”……

这是《国学开讲》节目开始之前,主持人的一段话。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让我我们欣喜的享受着各种丰厚成果;但同时,我们也似乎变的越来越不知所措,“忐忑”、“纠结”、“囧”,也顺利成章的成为了“时尚”名词。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安排我们的课余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安排自己的工作、不知道该怎么为人处事、不知道该怎么照顾自己的家庭、更不知道怎么安排自己的将来!总之一句话,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我们的这种感觉,恰恰是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缺失!学习“书法”,却能够改变这一切,为我们开辟一条,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

日复一日的临帖,却进步颇微,每每看到法帖,常望洋兴叹:识君太晚、资质太浅、人生太短!于是乎,闲酒小聚、唠嗑打牌等等,就会突然失去了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我们也由此感受到了:时间对于我们才是真正的人生压力!因此,怎样有效的利用和安排时间,从此将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永恒的课题。当然,单纯的习练和热爱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为了某种需求,而从事的一种重复工作,时间越久就越显得枯燥乏味;后者则是出于一种情感的付出,时间越久就越能感受到沉淀的幽香,也会越发的痴迷和享受。这两种对书法的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到,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

“态度改变命运”!人从出生开始,就在和自己不停的做着抗争。因为,人是“善”和“恶”的结合体,我们也被迫无时无刻的,在两者中做着选择;做出怎样的选择,也将决定人在有生之年的生活轨迹,和终归宿;选择正确与否,则取决于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而正确的人生态度,则是来源于——长期对“善”“恶”选择的经验积累;这种积累,则来自于反复的学习、实践和验证。这就如同习字临帖,我们要不断重复“看—想—写—对”的四个步骤,这无疑是“书法”给我们提供的一个:从实践中得到进步和成熟的好方法!

孩童时的懵懂,和对所有事物的好奇,使我们根本无暇思考“怎样选择”,而语言和汉字,则是我们早能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学习“书法”的步骤,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实用且具体的、简单易懂的、早接触且相伴终生的,学习和认识生命方法,即:受、想、行、识四个过程。从这一点上讲,“书法”对于年轻朋友们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后伴随着年龄的成长、思维的成熟、和对“书法”学习的深入,我们又能对“国学”进行亲密接触和深入探索,能够真正的使我们和古人对话!而“国学”中的伟大哲学思想,则是现今世界上伟大人类的文明!《论语》告诉我们:怎么处世为人;《道德经》教给我们:怎么静心凝神;《黄帝内经》教会我们:怎样强体健身;等等这些都是“国学”留给人类成长和繁衍的宝贵财富,而且是独一无二的财富!就连西方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们,也早在上世纪末,就共同提出了:要向“孔子”寻求“人类发展的未来”。“国学”的精髓就是在于,给人类提供了认识自然、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那些广为流传的名文警句,也时刻为我们引导着前进的方向。经过实践的积累和沉淀,终将为我们奠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的生命中也将永久打下东方文明的烙印!而对每一个国人来说:这才应该是“必须的”!

“细节决定成败”!在很多人嘴里这就是一句口头禅,而且只是一句口头禅。因为,他们正在“以成败论英雄”的舆论大潮中乐此不疲,根本就不想对细节的追求。于是乎,为了“成功”,不择手段、抛弃信仰、甚至是出卖人伦道德;殊不知:缺乏完善细节的空中楼阁,终将在历史大潮中瞬间倒塌!

“书法”,是对汉字构造的理念、审美、艺术特性的具体体现。“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从形态到点划、从结构到韵律,每个细节都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与大自然相处的实践中,所得来的智慧结晶;这种造字理念,也贯穿于整个“国学”中,故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说。而“细节”的重要性,在“书法”的习练中,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以欧楷为例,它之所以被称为“楷法极则”,就是因为:欧阳询把汉字的每个细节,都发挥到了极致,这也是他对汉字定型上所作出的,无人能及的贡献。我们只要能够把字的每个细节,处理的都符合欧楷的要求,那我们写的字就可以被称为“欧楷”,看上去就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反之,如果我们只注重了外观形状、用笔熟练、书写速度,而没有进一步完善细节,那写出来的字定会:如荒草浮纸般枯涩;如群蚁食蜜般杂乱;如张口爵蜡般无味!

人们对“细节”回避的态度,往往是因为求之不易,加之自己欲求过高、又急于傲人,故常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而自居;实则小节不拘,大事难成!故在追求“细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打倒“急于求成”这只“拦路虎”。而学习“书法”,就能帮我们完成这一心愿。我们为了让字写的更好,不得不从每一个点划的细节入手,不厌其烦的重复练习。在这种不计次数的重复过程中,慢慢的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思维从繁杂中条理、心境从喧嚣中沉静、品格从俗世中升华、生活从平庸中丰富!

完善“细节”简单的说就是弥补漏洞,或是把已知的尽量做到好,从而有效避免未知的“后遗症”。以诊病为例:对于一个发烧的患者,西方医学认为:是某种病因产生的毒素,刺激了产热中枢,通用的治疗方法是:抗炎杀菌和激素退热,不管起病急缓皆用此法,虽可利用汗液蒸发降低体温,但对于脏腑功能紊乱造成的发热,却束手无策;况化学合成的西药对人体的副作用也是后患无穷,大剂量激素治疗导致的“股骨头坏死”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而中医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病因分为多种,有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之分,从望、闻、问、切中体察表象,深究人体在自然界变化中的反应;依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发汗解表的同时,“釜底抽薪”针对病因双管齐下,只要诊断准确,定能药到病除!这不仅是两种医学理论的不同,更是两种文化的不同,也是两种对自然界理解的不同;孰优孰劣,大家定会一目了然。这种对“细节”的理解和处理,是“国学”哲学思想中的主导,它不仅适用于医学,而且适用于文学、书法、绘画、篆刻、戏曲等“国学”的各个组成部分。对“细节”的理解和处理,也足以反应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此正所谓——“以小见大、以小及大、以小积大”!而学习“书法”,正是我们学习“如何正确认识大自然、如何生存”的步!

“活出品位、活出精彩”,这是当今国人,在摆脱生存资料匮乏后之高夙求。“品味”在这里是指:生活的品质、格调和趣味;而它的培养,绝非是穿上礼服、喝着咖啡、听听交响乐那么简单。现在一种来源于西方文化的、肤浅的、简单的对“品味”的理解充斥着社会,在他们看来:只要装备专业、场合到位、举止入群,就能够算的上有“品味”;甚至有些“贵妇”,不惜花费巨资,去专门学习西方的礼仪,用来打造自己的“贵族”气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一种无知的悲哀!

“品味”的外在表现中,对“艺术”的鉴赏力为突出。而“艺术”也绝非玄妙不可攀,主要的是我们如何切入和了解。而“书法”给我们提供了简单的途径。汉字的在构造初期,就融入了先民对“美”的深度解读;他们用结构和书写的节奏变化,以及整体的气韵衔接,直观的诠释了华夏民族对“美”的理解。“书法”中诠释的含蓄之“中和”之美,适合运用于每个艺术形式,不分国界、不分种族。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书法”,直接切入“艺术”领域,逐渐积累自己的艺术素养,从而更好的欣赏“真正美的东西”。这无疑给我们的打开了一道“享受生活之门”,渐渐的我们也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美好的东西,让我们感到生活更有意义,时间更加珍贵!整个人也会表现的更积极、阳光、有内涵。

享誉世界的画作《蒙娜丽莎》,上面的人物,身材并不火辣、穿着并不奢华、表情也似乎并无特别之处,但她所表现出的优雅和含蓄,达到了神一般的境地!就连她那笑容,都被后人成为“永恒的微笑”;这幅画作也被公认为:达·芬奇的高艺术成就。他的成功,就在于用“含蓄”的手法,充分表现出女性所特有的阴柔之美!

周士甲   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2013/8/17